通过问题设计来提高课堂专注度
——《谏逐客书》教学实践和反思
高一年级 龙艳婷
今天讲《谏逐客书》的第三、四段,如下: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我在黑板上展示以上内容,并就本段进行提问:
问题一:李斯认为五帝三王能够无敌的原因是什么?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问题二:李斯认为实施逐客令的后果是什么?
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把这两段齐读一遍,然后在原文找到答案,这样设计意在提示学生阅读作答要有依托文本的意识,跟普通的漫无目的的阅读相比,任务型阅读也更能让学生专注。
读完之后,有学生举手回答第一个问题:“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很好,在这个答案中,有一个地方的信息非常关键,直接提示到答案的位置的,是哪一句?”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这就是五帝三王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国家的原因。”我重读了“这就是”和“的原因”,目的很明显,就是引起学生的关注,往往这种时候也就是我要开始提问的时候:“请问这个句子是哪种特殊句式?”
稍不留神的同学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这个问题看似提的突然,实际上在前面的答案中已经埋下伏笔,唯有专注才能捕捉到这一细节),于是我又把这个句子说了一遍,于是开始有人说出“判断句”。我接着问:“有没有同学知道老师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
有的学生开始小声嘀咕:“这哪能知道呢?”
这时候我就又说一遍:“我的问题都是有逻辑点的,不是天马行空,一定是在前面有所暗示。”
经过一番,总算知道我的问题:“‘所以’在这里是怎么翻译的?”
“什么什么的原因。”
“好,很好,回到原因,‘王者不却众庶’,因此国家疆界辽阔,百姓没有国籍之分,一年四季物资充裕,鬼神给他福运,这就是原因。把这句话的翻译注一下。”
重复说了几遍翻译,接着进行我们下一个问题:“那么这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在上这篇课文之前就在《固学案》上的练习讲解补充了,当时也是想着可以当做学习的一个基础,不至于讲的时候过于陌生,但是显然当我这样问的时候,很多学生还是感觉陌生的,当我复述完问题的时候我看到他们惘然的神情。
“好好听,注意提示,太山不拒绝微小的土壤,所以它越来越高,河海不拒绝细小的溪流,所以它越来越深,君王不拒绝人才······仔细体会一下,这里面提到的‘太山’、‘河海’和‘王者’之间的关系,告诉我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还是有人说出了举例论证,简要解释不是之后又继续期待别的答案。
有人说了比喻论证。
“比喻?同学们想一想,‘太山’、‘河海’跟‘王者’之间,是相似的还是不同的?”学生异口同声都说是相似。“如果足够专注,以及之前介绍论证方法的时候认真听,就应该知道老师的这个提示,实际上是指向那天讲的哪个方法?”
费尽力气终于能够讲到“类比论证”上了,在这个过程中,既涉及到对旧知识的回想,也涉及到对新课文的理解,在我的提示阐述中,学生能分辨并且去判断和选择:显然在这里理解为‘类比论证’比‘比喻论证’更恰当。
“问题又——来了,我们在这里作者要讲的是‘太山’、‘河海’还是‘王者’?”
“王者。”
“那么,在真正讲‘王者’之前,先讲类似的‘太山’和‘河海’,这能不能想起一种手法?”
空气顿时安静,这里确实会有一点难度,除了专注之外,还需要学生的一点知识储备(辨别手法和论证方法)和思维跳跃。
“老师再提示一下,先讲其它相似的,再引到自己真正要讲的。”
这时候有人迫不及待:“铺垫。”
“不对。”
“承上启下。”
“不对,有点接近了。”
“过渡。”
“不对。”
“铺陈。”
我继续否定这个答案之后,把“铺陈”两个字写在黑板上:“提示,‘铺陈’是用很多修饰语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直接正面的描写。”我又将一些字词重读后又继续提示:“在《诗经》里面的一种手法,一个字。”
在很多人都还摸不着头脑的时候,终于有人说了一个“赋”字。
“非常好,加一分。”我满意地看向这位同学,其他人也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似乎这是一个神奇的时刻,仿佛一个真理最初被发现一样,我喜欢这种时候,即使在这之前既期待又焦急。
“同学们,专注,听清楚提示,你们就能很快找到答案,好,下面听——清——楚;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直接正面描述的叫做‘赋’,那还是回到刚刚的问题,先讲‘太山’、‘河海’,再到‘王者’,这类似于《诗经》里面的什么手法?”我说“诗经”两个字的时候语速慢,语气重。
又是一片混沌,久久的各种答案大作战,就是没听到准确答案。可我还是不想放弃,我不计较他们不能自己直接辨别,但我希望他们根据提示能够把答案说出来,而且根据提示我相信是没问题的。
“同学们,拿到一个题,不会怎么办,寻找线索,听——清——楚:老师在你们说了那么多错误答案之后都是直接带过,唯独‘铺陈’这个答案老师留了下来,说明这会成为解题的线索,然后老师又强调了这是《诗经》里面的手法,总共就几个手法,排除了‘赋’,还能有什么?”
终于能说出:“比兴。”
这时候我还是卖了个关子:“是‘比’还是‘兴’呢?”
有人说‘比’,有人说‘兴’,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比兴”两个字。
“找个同学来给我解释一下‘比’怎么体现的?‘兴’怎么体现的?”
······
“老师,你可真会玩。”
对于稍微走神,或者前面的课没认真听的同学来说,自然会觉得我这讲的哪里跟哪里,但是实际上,我这种看似跳跃的东西,一步一步扣住的都是课文里面的逻辑点,以及相关知识的拓延,这就是基于专注基础上的有效思考,基于思考之上的提问和回答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只是简单的形式。我要的有趣的课堂就是这样略显“烧脑”的课堂,当然,这次的“烧脑”级别,也许只能算是准备阶段,连入门都算不了,但是我真是迷恋学生想要根据我的提示去寻找答案的蛛丝马迹的过程,生动和活力,那就是思考萌芽,跃动的尝试。
“继续,加油,问题又又又来了,既然讲到论证方法,那我们把第三段的论证方法都讲完,刚刚老师在黑板上是给你们锁定的范围就是五帝三王的那个部分(指着黑板上用记号笔标注的范围),那么,结合后半部分的内容,告诉我,又能得到什么论证方法?”
“对比。”李芳同学最近很给力,总是能够一语中的。
“非常好,加一分,很明显,在老师圈画的范围之后,接着就写的是‘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古今对比,现在‘却宾客’,古代是‘纳宾客’。还有别的论证方法吗?”
“引用论证,‘藉寇兵而赍盗粮’。”
“很好,这一段我们找了这么几个论证方法,同学们,综合前面的论证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说理性的文章要想写好,一定要熟练使用多种论证方法,李斯用这么多方法说动了嬴政,那你们学了之后能不能让自己的作文说动阅卷老师?”
接着我们看到第二个问题,最后一段很容易,学生很快也能找到答案:“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能不能在第三段找到差不多意思的表达的句子?”
学生也很快找到了:“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来,专注时间到,在文言文试题中有一道主观题,做题的步骤是找到相应的答案位置,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说的,有没有印象?”
“有。”
“就是那个三分的题目,那在这里,由于这个原文的答案太长了,又有多处涉及到相关内容,所以用原文回答的话显得太没水平 ,于是,老师想让你们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实施逐客令的后果是什么?想好的同学请举手,我需要完整准确的答案。”我重读了完整和规范两个词语。
背书奇女子唐萃澜举了手:“帮助他国,损害本国。”
“特别好,加一分,这个答案看上去字很少,但实际上它从几个层次来回答了——两个,一个是对别国的影响,一个是对自己国家的影响,继续实行的话,国家就危在旦夕了,这个答案把答题的角度要点都说到了。同学们,至此,我们把这篇文章都理了一遍了,下面,还是要专注,看老师给你们整理的文章思路,本文除了确定中心论点然后用不同方法去论证这个思路外,其实还有一条线,来,看黑板,每一个概括的句子里面找一个词语,让他们串联起来,形成一条论证线索。”
黑板展示如下:
第一段:历史上客卿帮助秦国迅速发展起来。
第二段:现在秦国有很多来自他国的玩乐之物,但却要把来自他国的贤才驱逐,这种对比体现了逐客令的双重标准这一逻辑上的荒谬。
第三、四段:逐客令让敌国强大,本国受损,秦国未来岌岌可危。
展示出来后,同学们都直勾勾看着黑板,也许是急于加分,有几个同学站起来说了,但没有全对,还是历经了小小的波折,最后一位女同学说出了答案:“历史,现在,未来。”
“非常好,完整而准确,加一分。”
所有的同学又是惊讶又是羡慕。我也特别欣慰,这还是基于专注基础上的观察。
文章内容的梳理到这里就结束了,普通的一节语文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痴迷于这样一种专注和思考,我也认为这才是拥有生命的智慧课堂。因为问题的关联性,你就能懂得只有先过了那一关才能进入下一关的可能,所以,整个人就会把全身的力量都攒聚起来了,充分调动大脑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甚至还能根据问题的规律特点预知下一个问题,这种突破性的挑战,以及成功后收获的快感它绝对异于一个普通的以静态方式呈现的问题。
基于专注基础的课堂,尝试一种动态的提问过程,“环环相扣,问问相关”,通过问题的关联设置和提示,答案的纠正和揭晓以及及时肯定,并且利用小组积分制度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专注中获得知识,在挑战中获得一种认同和满足,我相信,只有这种有挑战性的问题被解决掉才能带来学有所得的真切的快感。
这堂课,或是一种对已学知识的唤醒,或是对内容的整理,或是思路的打通,或是对未知的推断预测,这一切都是让学生以鲜活的生命个体畅游于浩瀚的智慧海洋,我的使命就是让学生在这过程撷一朵洁白的浪。
学校一直提倡学生合作互学,我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才能够让“合作”和“互学”成为一种需要,而不流落为一种形式的要求,这节课我也得到了一些启示:合作互学一定要在独立个体充分思考、拥有自己的思想之后才能真正有效进行的,是自身思考过后本能生发出来的去寻找碰撞的渴望。无论合作互学是如何理想的一种学习状态和境界都不能急于求成,忽略这前期必备的学习品质:专注。而“专注”品质的获得除了学生自身,课堂上的问题引导设计也很重要,在之后的课堂设计,一定要多关注问题的全局性和关联性。
我期待学生在专注的过程中成为独立思考的学习个体,也希望高中生活我们一起同行,相助相望,谨以此记,2022年4月22日2118班语文课。